旁人眼裡他有點“東森房屋不著家”,一年裡三分之二的時間,他都行走在田間地頭,瞅著大小農業園區的發展。旁人眼裡他或許“不修邊幅”,頭髮總是有點亂,冬天就愛套著那件黑色衝鋒衣,一腳踩進泥水路,修剪果樹幫把手。今日人物,我們去認識省人大代表、省農業科學院科技服務處處長周建濤。
  代表報到的長條桌前,領齊了材料,周建濤並沒有停留很長時間。他是三屆人大代表,這個流程,他熟。不過,第一次端端正正別上大紅色的代表證,走進人民大會堂時的心情固態硬碟他還記憶猶新:“新代表的時候,剛開始是一種興奮、激動。後來越來越感覺到代表的責任,確實是這樣。”
  還沒聊上兩句,電話又響了。上會的前兩天,周建濤還在阜寧指導當地的果樹冬季修剪,這不,咨詢的電話也跟來了。江蘇的大路小道,他像人體導航:“我都走過,所有的高速公路。usb所有的縣市區,我都到過。在整個江蘇走,不用GPS的,這個路都知道。”
  不少農民汽車貸款都認識周建濤,他們不知道他是省人大代表,他們知道的是這位架著副眼鏡、身材敦實的專家,從不端架子。05年,周建濤和團隊在灌雲陡溝鄉推廣蘆蒿種植。種慣了糧食的當地農民對設施農業沒概念,心裡沒底。
  周建濤:“老百姓想種,曾經也跟我們說,你怎麼做我跟著你怎麼做,你劃個一,我跟著你劃個一。我們就派出科技人員,在二手餐飲設備台北那地方自己搞了兩三個棚子,就是手把手教。”
  “手把手”教出來的,除了設施農業的技術,還有對土地的感情。
  周建濤:“有的時候冬季下鄉,隨身要帶把剪刀放在身上的。”
  記者:“為什麼?”
  周建濤:“到果園去看看,忍不住就要動動手。現在是很喜歡,很有感情。”
  這幾年,江蘇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。周建濤看過不少人帶著熱情投身農業,卻走了彎路,摔了跟頭。他反思,農業技術上的自主創新重要,同樣重要的是打通技術到基層的“最後一公里”。今年的議案,也就有了方向:“憑著網上或者雜誌上的廣告,對這些東西的適應性不瞭解,就自己開始發展,不來找農科院,說明最後一公里,我們農科院的服務鏈、信息成果還沒送到最基層。”
  代表駐地的房間里,周建濤開始完成這個剛開了個頭的議案。這是“2014年江蘇省兩會”的第一天。
  【江蘇新聞廣播記者(南京地區FM937)張倩】   (原標題:【2014省兩會-人物】農科紅娘周建濤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b80xbgml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